上饶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9号提案的答复
徐小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的提案》(第009号)收悉。根据市政府办公室要求,该提案由我局主办,市工信局会办。您提出的提案,立足我市实际情况,从加大引才、强化育才,开放资源共享、推动平台建设,加大政府科研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具有较好的前瞻性。现根据我局与市工信局承办情况向您答复如下:
一、我市2023年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基本情况
2023年,全市科技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打造“三大高地”、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目标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彰显江西东大门生机活力”发展战略布局,激活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提高了不竭的智力支撑。
(一)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夯实人才发展基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谱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前奏曲”。印发了《上饶市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23-2025年)》《上饶市人才工作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拟印发《上饶市人才认定与服务保障办法》《“饶城俊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二是开展了上饶市打造江西省对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先行区重大战略问题专题研究。提出了思路目标、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及制度安排,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以改革为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赋能能力。落实并推进了科技创新“策源赋能”行动。出台了《关于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以科技金融改革有效破解我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题。四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量质双提升。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56.74亿元,同比增长10.4%;研发投入强度达1.71%,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研发投入强攻行动作出较大贡献的设区市”。
(二)提升创新能力,合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是大力打造重大创新平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小院各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推荐上饶师范学院申报建设光学应用等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二是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获批高成长性企业16家。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41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82家,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8家。
(三)集智聚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完成科技成果登记9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168亿元。获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晶科能源“高效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2年度江西省十大创新成果。二是推进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组织我市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主体参加“2023年江西智库峰会暨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第2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关村论坛展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达成科技合作135项,借力“最强大脑”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四)引培并举,构建全链条科技人才服务路径一是大力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精准对接国家及省级人才计划,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高层次人才62名,引进外国高端人才2人次,专业人才60余人次。3人入选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二是基层科技人才引育质效显著提升。全市24个省级科技特派团,150余名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共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500余次,培训“三区”科技人才300余人。三是优化科技人才创新生态。开展了“科创服务年”活动,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推动了科技管理向科技服务转型,营造了更有温度、更有成效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五)以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主轴,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一是G60科创走廊“9+1”融入路径基本成型。通过派驻跟班学习、会商互访、参与G60科创走廊重大共建活动、重点产业联盟、链接重要平台载体等形式,初步构建了上饶以“特邀观察员”身份,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9+1”路径模式。二是达成了多项实质性合作。与临港集团达成共建双向科创飞地合作。与中科苏州院、上海天帆集团达成主题产业园运营合作共识。与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科技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是一批强优朋友圈初步形成。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部门、产业园区、产业联盟、高校院所、金融资本法律机构等建立了联通渠道;与长三角国创中心、长三角科促会、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技交所等进行了深入对接,为推进上饶融入G60科创走廊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组织了两地联合攻关。与G60联席办科创组共同对我市企业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凝炼,提出了9项关键技术需求作为2023年度“揭榜挂帅”项目,并在长三角G60科创云与九城市矩阵进行发布,邀请长三角大院大所共同攻关。
(六)打造双向科创飞地,联通G60科创走廊,推进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1月8日我市与上海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双向科创飞地。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组建一企三平台建立三项机制推进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作方案》和《上饶(长三角)科创飞地管理暂行办法》。上饶(上海)科创飞地购置建设已正式启动。上饶(上海)科创飞地,由自建总部(1700平米)和与临港共享(8300平米)两部分组成,目标是“为市委市政府双招双引,为企业创新赋能服务”。经争取,已被省科技厅列为三个重点支持设区市之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核心区位于上饶经开区,主要是承接松江区、临港集团旗下科技、产业合作项目落地。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约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1.71%,与全省1.74%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二是科技创新基础较为薄弱。市域内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人才发展平台较少、层级不够高。科技人才在科研一线分布少,传统行业多,新兴产业少,高层次创新人才、技术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
三、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下一步打算
(一)加快推进科技兴赣行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能级。支持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双创”升级版。二是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三是推动引育留用汇聚科技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的支持。四是强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包干制”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五是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扎实做好成果登记和交易工作,加大科技成果的发现、培育和推荐力度。六是持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G60科创走廊,深化“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支持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端创新资源在饶设分支机构。
(二)建设三大平台、健全三项机制,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建设上饶(上海)科创飞地。秉承“研发孵化在上海、转移转化在上饶”的理念和目标,利用长三角G60丰富的科创资源,为科创飞地导入优质科创要素,打造集双向流通、资源共享、研发集聚、产业培育、合作交流为一体的新型“科技飞地”,实现“科技双招双引”和企业赋能服务。科创飞地建成后具备城市会客、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人才招引、项目路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联动服务、科创要素对接、融入G60政策研究等功能。二是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由上海临港联合发展集团与上饶市共建示范园,示范园设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产业需求分期逐步扩展至其他县市区产业园区。产业园功能定位为打造一流的特色产业集群,集聚长三角创新要素资源,携手打造沪赣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市级新标杆。三是建设上饶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商务中心建设上饶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具备科创成果展示、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成果拍卖、概念论证、科技转移转化服务、科技人才服务、会议培训、科创服务中介集中入驻等功能。四是健全三项机制。建立健全上饶市、松江区合作推进机制;上饶与临港集团产业联动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园共建共享机制,贯通对接融入长三角管道。
(三)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企业开展创新研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活动给予一定比例的后补助水平。
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上饶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