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人民政府
上饶市数字政府集约化统一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市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分享到: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9月27日)
  • 来源: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11-09-29 10:12
  • 字体【      】


——2011年9月27日在上饶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潘东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第二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顽强拼搏,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超额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大幅上升。全市生产总值从451.4亿元增加到901亿元,年均增长13.9%(可比价),五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从41亿元增加到113.9亿元,年均增长29.1%,五年增长1.8倍,成为全省第三个跨越百亿大关的设区市。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2项在全省排第一位、3项排第二位、14项排第三位、6项排第四位。县域经济实力快速壮大,有2个县(市)财政收入过15亿元、8个县(区)财政收入过5亿元,其他县财政收入都过4亿元。乡乡镇镇财政收入过百万元,超亿元财政收入的乡镇从1个增加到17个,其中过2亿元的乡镇2个。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3.3%提高到42%,提高8.7个百分点。园区工业规模达到891.3亿元,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78.4%。上饶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光伏、光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率从29.5%提高到41.9%,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建成区以每年近2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5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进入较大城市行列。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0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中心城区形成了“双十字”构架,三清山机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黄金埠电厂二期、天然气入饶工程进展顺利。一批重点水库、重点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

——三清山、龟峰相继“申遗”成功,旅游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婺源跻身“中国旅游强县”,三清山今年又成功升格为国家5A级景区,上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迅速提升。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从760万人次增加到1986.8万人次,五年增长1.6倍;旅游综合收入从40亿元增加到143.3亿元,五年增长2.6倍,双双跃居全省第一位。

——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突破60亿斤,达到61亿斤。生猪、水产、水果、蔬菜等一大批特色农业做强做大,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跃居全省首位。

——民生工程投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五年来各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达136.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6.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32元增加到155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24元增加到5317元。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五年来,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付出了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更加巩固。全面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全市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20亿元,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70个,居全省首位,其中国家级2个。建立10个国家级、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农业“三品一标”产品652个、农业类国家驰名商标3个,品牌创建工作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出口创汇达到3.5亿美元,跃居全省第一。完成了8094个新农村村点建设,全市近1/3的农民群众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优美村”的阶段性目标。

二产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85.3亿元增加到266.2亿元,年均增长32.9%(现价)。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增加了21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达到4个。2010年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和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4.9%,其中光学、光伏产业规模分别列全省第一、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71户,比2006年末净增277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30户,其中过5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三产日益繁荣。全市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国家5A级景区1处、国家4A级景区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处,创建旅游品牌数量居全省前列。创中国名牌2个、国家地理标志7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著名商标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二位。一批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景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区及县城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农家乐2.4万家,解决就业13.7万人。一批知名商贸品牌先后入驻市中心城区,经营环境和购物环境显著改善;农家店覆盖全市90%的乡镇、70%的行政村。“家电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成为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南昌银行、招商银行先后在市中心城区设立分行,上饶银行在市外设立3家分行。全市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从453.8亿元增加到97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从324.6亿元增加到578亿元。全年提供各类风险保险保障达到2万亿元。

(二)大力推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完善城市规划。实现了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构建了以“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镇化梯度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沪昆高速、上武高速、上德高速为骨架的大上饶发展格局。

提升城市功能。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83亿元,五年增长8.2倍,其中市本级完成投资367亿元,五年增长11.3倍。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市中心城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各县县城建设加快推进,特色日益显现。

突出城镇特色。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202亿元,创建全国重点镇9个、省市级示范镇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个。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2.3亿元,形成了湖区生态渔村、景区旅游新村和城郊社区新村三种建设新模式。

强化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十乱”整治和违法建筑整治活动。加强城市夜景工程建设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市容市貌明显好转。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提升绿化管护水平,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市政建设,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建成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建设各级公路8638.7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45.9%;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油)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99.1公里,列全省第二位。

建成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项目。以晶科能源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黄金埠电厂一期2×6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二期2×100万千瓦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万年4万兆瓦沼气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全面铺设。全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大幅增长,信息化建设迈出大步。

建成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达到28.4亿元。全面完成了165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657座小(二)型水库应急项目建设任务。伦潭水利枢纽工程顺利推进。新建和加固堤防625.7公里。解决了12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添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非工口七个系统81户国有企业改革到位,农垦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统一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农民看病用药费用明显下降,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对外开放纵深发展。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先后申报成功。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31.7亿美元,其中出口28.7亿美元。

全民创业热潮涌动。截至2010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3.5万多户,从业人员37.8万人,注册资金54.1亿元;私营企业达到1.8万户,从业人员27.8万人,注册资金348.4亿元。

(五)大力推进民生事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0.7亿元,造林197.1万亩,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综合先进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有6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单位,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横峰工业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建成了10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和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9455吨、二氧化硫减排30702吨,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61.7%。市内两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社会管理明显加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煤矿、消防、学校、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下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积极探索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领导接访和包案处理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切实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社会局面总体稳定。信州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扎实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全市刑事“八类案件”发案总数连年下降,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5.6%。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了八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就业、就医、就学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保、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工作得到加强,覆盖面不断扩大。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确立,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高考连创佳绩。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疾病防控能力稳步提升。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图书馆(科技馆)、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竣工,信州区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人口目标全面完成,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得到加强,市国动委被南京军区授予国防动员先进单位,德兴市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驻饶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在历次抗御自然灾害、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勇猛顽强、贡献突出。统计、审计、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气象水文、防震减灾、人民防空、妇女儿童、地方志、红十字、残疾人、老龄、档案、保密、慈善工作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六)大力推进作风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了1400多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社团、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三风”教育、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和发展提升年活动,全面落实“两个集中”、“三项制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行政效能显著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扎实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1-6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79.9亿元,增长13.1%。财政总收入完成80.9亿元,增长4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7亿元,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9.7亿元,增长3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9亿元,增长16.7%。外贸进出口额完成12.2亿美元,增长162%。接待国内外游客1307.4万人次,增长43.6%;旅游总收入93.2亿元,增长5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4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21元,增长2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和进步,来之不易。这是在改革开放多年来奠定的基础上取得的,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发图强、奋力拼搏,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上饶历届领导班子传承接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饶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驻饶单位,向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和关心家乡发展的在外乡友,向广大海内外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上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人均值偏低的欠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规模仍然偏小,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节能降耗减排面临新的考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还很艰巨;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发展新跨越,至关重要。

纵观全局,我们既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又蕴含着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型调整,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技创新的加速,特别是我国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空间寻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推广,为我们承接新的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立体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完全可以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有改革开放多年来奠定的良好基础,有全市人民迫切要求改变面貌的强烈愿望,有近些年来在加快发展中积累的经验,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新一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我市发展新跨越。但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不明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从上饶自身发展来看,资金、土地、电力、环境、人才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周边地区发展态势咄咄逼人,稍一松懈就会被拉大发展差距。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分析、正确判断形势,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紧紧抢抓一切能够利用的机遇和条件,抢先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不掉队、不落伍。

刚刚胜利闭幕的市第三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发展的总体思路,这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深入实施大开放、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大物流、大旅游、大民生、大稳定战略,努力建设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新上饶。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

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一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新上饶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围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建设一批事关上饶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基础设施项目,仍然是今后五年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

以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全力打造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一是加快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二是加快建设杭南长、合福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上饶高铁火车站和5个高铁客运站(即婺源、德兴、玉山、五府山、弋阳高铁客运站),确保2014年建成通车。同时加快建设九景衢、乐德支线、皖赣3条铁路和上饶火车站客货分设工程。三是加快建设上武、上德2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上饶-万年(鄱阳)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二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完成环城一级公路、油墩街-瑞洪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一级公路、上德高速三清山挂线、上饶东西出口互通改造、中心城区到5个县城的快速通道建设,形成“七纵五横三联”干线公路网络。四是加快规划建设鄱阳港务区,加快推进宁德港上饶码头建设。

以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防汛抗旱能力。一是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95座小(一)型病险水库、13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完成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完善康山、珠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三是重点加强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江导托渠、七一灌区、鄱湖灌区、饶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力争启动貊皮岭灌区项目改造工程和大坳灌区建设。四是加强气象水文基础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

以电力、天然气、“三网”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加快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快黄金埠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工程建设,继续抓紧做好鄱阳湖核电、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赣东电厂项目立项。二是完成500千伏德兴至信州区双回路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三是加快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鄱阳国家绿色能源县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入饶工程。五是加快“数字上饶”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部署和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六是加快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建设,推进各项电子政务应用。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扩总量、提质量、调结构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在新一轮加快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最重要的途径。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到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超1200亿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

推动园区升级。继续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的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园区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支持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保障,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发展活力。力争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丰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横峰、玉山、铅山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其他县(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200亿元。

推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光学、客车制造、汽车零部件、轴承、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光学、光伏、锂电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客车、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材料等七大产业发展。力争培育2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优势支柱产业。

推动龙头升级。积极为龙头企业解决好用电、融资、用地、用工等问题,通过政策帮扶、市场引导、服务跟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领跑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力争实现5户龙头企业上市。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融入产业链。力争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40户以上,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户。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力争五年内初步确立现代农业强市地位。

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决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增产工程,新增标准粮田1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

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建设粮食、油茶、绿茶、果蔬、肉类加工、水产品、淡水珍珠等七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五年内,粮食、畜牧、水产、果蔬茶、林产业五大重点产业产值均突破6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600家,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力争建成6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城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不断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保障机制,积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尤其是加大种粮大户农业保险力度,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大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村庄整治,五年内完成6500个以上新农村村点建设,全面解决217.6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实现自然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五年内新增户用沼气4.7万户、小型沼气工程40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230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三产优化升级。

全力推进大旅游。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重点打造十大景区,加快建设十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培育和建设十大旅游名镇。进一步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完成三清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新增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强化旅游产品营销,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旅游圈,加强与国际性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到2016年,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6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实现建设全国旅游强市目标。

着力打造大物流。抓紧规划建设一批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形成大物流发展态势。抓紧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商贸业态,完善中心城区老城区、三江新城及新火车站片区商业网点布局。抓紧推进标准化市场示范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国家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全面改造提升各县(市、区)农贸市场。抓紧抓好对市场的管理服务,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支持上饶银行做大做强,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饶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保险业,提高风险保险保障能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企业股改上市。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和城镇。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围绕建设大城市,着力抓好八大工程。一是完成大坳引水工程,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二是完成电(光)缆下地工程,将中心城区主干道电(光)缆全部移入地下,新建道路电(光)缆设施全部入地建设。三是完成城市道路通达工程,五年新修建道路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四是建设城市公交工程,力争中心城区公共汽车达到200标台、营运线路达到20条、公共汽车运行网长度达到240公里。五是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二期工程,提高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能力。六是完成城市燃气工程,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供气体系,五年新增供气能力11亿立方米。七是建设城镇排水管网工程,实现雨污分流,五年新建改建排水管网980公里,新建雨水管网510公里。八是建设数字城市工程,建成统一、权威、标准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坚持“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环境共建、人才共享”的原则,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6个县城的对接,逐步实现中心城市与半小时车程内6个县城的集中发展,将信江河谷城市群培育成为我市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推进县城和示范镇建设。充分依托各县(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把全市所有县城都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生态宜居、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全面完成省、市示范镇三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总规修编工作,建成省、市级示范镇36个。以城镇建设为带动,充分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五年内,实现县县财政过10亿元,力争一半以上县(市、区)财政过20亿元。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构架,强化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对重点时间、重点地段的管理力度,继续加大“十乱”整治力度,着力整治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广泛发动群众,引导全市广大群众改陋习、树新风、治脏乱,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市民自觉关心城市、爱护城市的良好风尚,共同把城市建设成为公园、花园、乐园、家园,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四)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添发展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深化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垦和国有林场企业改革,全面完成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资监管体制、公共服务领域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释放“三农”发展活力。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握国际、国内生产要素转移的新趋势,瞄准世界500强、国内行业20强、台湾100大企业,力争在引进上述“标杆企业”和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出口主体,加快发展出口大户。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培育更多的海关A类企业和国检一类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企业“走出去”力度,鼓励出口企业乘势发展、做强做大。

发展非公经济。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战略重点来抓。深入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支持服务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进一步建设绿色生态上饶

坚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建设。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长防林等重点工程,五年内完成425万亩国家重点保护生态公益林和100万亩“一大四小”造林工程建设,力争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县。深入开展森林城乡“十项创建”活动,创建一批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和生态园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推进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五年内,全市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00万亩。推进动植物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林业血防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总量控制,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整治力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抬高绿色门槛,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清理和关闭一批“五小”企业和“两高一资”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支持中心城区发展电动公交,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加强治污工程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处理效率,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0%、90%和80%以上。

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围绕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社会节能四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和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型消费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确保五年内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

提高就业水平。坚持政府促进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并重。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广开就业门路,推进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贷款支持力度。力争到201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6.6万人,转移培训45.2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5.6亿元以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到2016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5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到3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达到90%。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今后五年,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0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80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4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达到3200元。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五年内,新建“三院”36所,改建“三院”60所;新建救助站11个,新建养老服务中心7个。五年内,投入14.5亿元以上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确保每一个寒门学子都有学上、有书读。

建设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重点,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廉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制度。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重点,加快公共租赁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五年内,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1.5万套(户),其中廉租住房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8万套,公租房3.2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和限价房11.5万套(户)。

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实施新一轮648个国定、省定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3.5万人移民扶贫任务,继续抓好21万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水平。

高度重视物价问题。完善储备体系,强化市场监管,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缓解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平等、均衡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完成2301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和加固校舍570万平米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五年内,高中在校生达到21万人以上,入学率达到87%以上。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中阶段学生职普比大体相当。加快推进上饶综合性大学的筹建工作,实现高等教育新突破。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新建4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住引进、培养、用好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加快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推动人才、教育、科技联动发展。五年内,建成6个具有上饶特色、在省内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争取2个重点研发平台进入省级行列。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1所高标准医院,每个社区至少有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县至少有1所综合医院(中医院)达到标准化二甲医院,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达标的村卫生室。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卫生保健、卫生应急等机构设施建设。五年内,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趋势。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切实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3‰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100以内。

推动文化广播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年内,城市中每10万人拥有1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农村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98%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出一批具有区域性影响的上饶文化品牌和广播、影视作品。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完成上饶军供站建设,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形成社会合力。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加强对“两新组织”和新兴媒体的服务管理。

继续做好统计、老龄、档案、慈善、地方志、红十字、防震减灾、新闻出版、民族宗教、人民防空等工作,支持发展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和残疾人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任务。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和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涉稳隐患和苗头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综合运用多元化调解方式,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提高社会矛盾化解成功率。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煤矿、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加大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综治责任,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打防控”工作体系。夯实综治基层基础,推进群众性平安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效降低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提高各类案件破案率,确保全市政治安定、治安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把上饶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全市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把政府建设成学习型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和勤政廉洁政府。

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要切实把提高公务员素质作为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中央方针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提高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本领。要大力组织公务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建立起一支懂业务、问不住、难不倒的专业干部队伍。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了解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转移规律,增强探索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要大力推进公务员在岗学习和培训计划,选派各级各类干部到大专院校、沿海发达地区、乡镇基层和企业进行理论学习、交流培训、挂职锻炼,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提升工作的执行力。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有权必有责,进一步落实行政问责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落实人大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积极采纳政协的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办事。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决策,全面实行决策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主动、及时公布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重点公开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征收等执法活动中履行职责情况,积极探索执法投诉和执法结果公开制度。切实抓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逐步公开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整合“市(县)长信箱、热线”、“民情通道”等各类信息资源,畅通社情民意。高度重视“网络问政”,认真组织在线访谈,围绕一个时期群众最关注、议论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与网民交流互动,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采纳情况,把民意纳入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中,使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努力建设效能政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实绩来检验行政效能,以群众满意、基层满意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果,以依法办事、及时办事、办成事的事实来检验政府工作的效率。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少行文、行短文,少评比、多服务。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公开办理程序,强化过程监督,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切实提高“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办事水平。进一步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完善部门联席会、专题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强化应急演练,保障信息畅通,着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反应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加强政务督查,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努力建设勤政廉洁政府。加强勤政建设。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带头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做到知实情、谋实招、重实干、求实效;力戒小进则满,无所作为;力戒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致力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加强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市政府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廉洁自律,严格管好自己的亲属,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做到不插手、不打招呼、不写条子,自觉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每一位公务员都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全心全意为民,克己奉公从政。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发展,催人奋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机遇,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饶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为把上饶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