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人民政府
上饶市数字政府集约化统一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分享到:
田畴沃野尽欢歌
  • 来源: 上饶新闻网
  • 发布时间: 2021-09-16 09:31
  • 字体【      】

    【有图为证】
  上饶云谷田园生态农业小镇是一个汇聚社会对“最美农村”的美好期待而开发的生态农旅小镇。项目总规划面积14000亩,总投资约40亿元, 该项目以农业产业+旅游产业为核心,围绕“做强农业、造美乡村、带富农民”思想,打造产业特征明显、农民高度参与的集高科技农业产业、农业科普、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大型农文旅游综合体。图片由云谷田园提供 
  【精彩故事】   
  日前,在横峰县港边乡善塘村红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翻土、脱泥、装箱,一派忙碌丰收景象。港边的红薯因硒含量高而远近驰名,善塘是当地的一个重点产薯村。
  “新品种果薯,亩产3000多斤,能种两季,效益好,但成本较高;普通淀粉薯尽管市场价格每斤只有4毛多,但种得好亩产量有8000到9000斤,亩效益也有3000多元,比种粮好。如果加工成薯粉、粉丝、粉皮,收入更高。”该村党支部书记杨金彬跟记者算了这样一笔种薯账。今年,善塘村全村441户农民共种果薯100多亩、淀粉薯1000多亩,产值近500万元。
  同时,该村以红薯为主题,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每年红薯开挖季节,周边县市区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亲手采挖、现场品尝红薯的乐趣。挖出的红薯,游客带走,普通的淀粉薯每斤也卖到了2元多。
  2016年,港边乡党委政府看准了“富硒红薯”的商机和潜力,从2016年起,连续举办了4届红薯节,不断为港边红薯品牌加温。横峰县在“田园党建”中,成立了“葛薯”行业支部,任命杨金彬担任支部书记,2018年县里推荐他带着港边红薯参加了全省第一个丰收节,港边红薯的名声也逐渐走向省内外。   
  今年,港边乡全乡红薯种植面积约6000亩,总产量达5000万斤以上,产值过3000万元。目前,该乡已经申请了“港边红”商标,加快了港边红薯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进度。同时,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在育种产销上做足文章,不断做大红薯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五年回放】 
  红薯甜、辣椒红、稻谷黄,金秋的上饶大地一派丰收之景。
  横峰县港边乡红薯产业发展是我市农业产业高效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4亿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10.8%。 
  仓廪实,天下安。农业工作的核心是保供给,把老百姓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作为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近年来,全市上下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大对粮食产销扶持力度,确保粮食安全。2016年,粮食总产量351.3万吨;2017年,粮食总产量353.6万吨;2018年,粮食总产量351.3万吨;2019年,粮食总产量353.9万吨;2020年,因受洪灾影响,粮食总产324.6万吨,稍有下降。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我市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7年以来,按3000元/亩的标准,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15.8万亩,2021年度上级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8.5万亩,目前各项目县正在开展勘测设计等建设准备工作。围绕“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总要求,我市全力推进粮食等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8.04%,位于全省第一,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1.2%,位于全省第三;水稻机耕达到99.3%,机收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水稻的耕、收环节机械化。全市396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综合覆盖了350多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机械化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同时,以促进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农机作业领域从水稻、粮食作物向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拓展,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延伸,农机化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此外,我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企业培育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果业、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笋竹、油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主导特色产业,总种养规模已达1131.4万亩。
  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已达108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125家,均列全省第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67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有66家,均列全省第一;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家庭农场4782家,全省领先。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7.69亿元、村均32.1万元。
  市场竞争更具实力。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在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比重的同时,不断创评更多上饶优秀农业品牌。今年全市已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78个、总数达到456个,居全省第三。目前我市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广丰马家柚、鄱阳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获全国区域公共品牌及“赣鄱正品”,万年贡米、鄱湖大米、鄱阳大闸蟹、小龙虾、铅山河红茶、婺源绿茶、铅山红芽芋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上饶农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融合发展更富潜力。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搞加工、促转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市已培育优质稻、蔬菜、水产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6个,创评广丰马家柚、婺源绿茶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已创建省级田园综合体9个,精品庄园3个,省星级农家乐20个,打造省级精品旅游线路4条,促进了农业产业在“风景”里成长、农村居民在“风景”里增收。
  五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将按照“三大五提升”发展举措,加快推动发展“大农业”举措落实落地,努力把上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