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主要是中耳部位感染,多由于病毒或者细菌致使鼓膜后方区域存在炎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使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鼓膜穿孔。因此,中耳炎发生后需尽早治疗,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中耳炎发生的原因
鼻涕擦拭方式不正确
如以手指挤压两侧鼻翼用力擤鼻涕,不仅鼻涕不能从鼻前孔擤出,反而致使鼻涕受到压力从鼻后孔挤出,直达咽鼓管。鼻涕所含病毒以及细菌较多,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吸烟
吸烟会使全身性血管动脉硬化,包括微动脉硬化,烟草所含尼古丁在进入血液后会导致小血管发生痉挛,血管中的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对内耳血供产生较大影响,影响患者听力,诱发中耳炎。
感染
感冒后人体咽部、鼻部均会存在炎症,且会向咽鼓管不断侵入,随后咽鼓管咽口以及管腔黏膜会发生肿胀及充血,致使纤毛运动存在障碍,为细菌侵入提供便利,从而导致中耳炎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若持续戴耳机用大音量听歌,会对耳朵产生组织性损伤,严重时会使听力下降,引发相关并发症,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前者是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流脓、耳痛,儿童表现症状相对明显,存在呕吐、发热、脑膜炎等相关并发症;后者主要表现是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严重时会导致颅内并发症。
中耳炎的护理措施
前期护理
遵医嘱进行各项检查,合理膳食,以富含高纤维素、维生素等食物为主,忌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与患者交流,讲解病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使其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治疗。
后期护理
针对中耳炎手术患者,需帮助其调整体位,并将头部以及手术侧耳朵,以弹力绷带包扎;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叮嘱患者不可擤鼻子、打喷嚏等,防止气流将未长好的传音结构吹脱。
日常护理
中耳炎会对耳部产生刺激,导致疼痛及肿胀,日常生活需注重耳部清洁,可用双氧水清洗,但需由专业人员指导操作,防止对耳道产生损伤。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睡觉方式,尽量避免用嘴呼吸,睡觉时侧躺需将患耳向下,促进脓液排出,减少对耳部的损害,促进恢复。
转自《中国家庭报》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