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网站无障碍
无障碍阅读
分享到:
关于贯彻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意见
【字体: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和突破口,是促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重要途径。省政府以赣府发〔2014〕13号文印发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着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航空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锂电及电动汽车产业、文化暨创意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落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外招商、企业培育和园区集聚,促进产能优化、技术升级和业态创新。规划期为2013—2017年,其中新材料产业、航空产业、锂电及电动汽车产业规划期延伸至2020年。到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0亿元。
(二)实施原则
——坚持统筹推进。统筹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定位,将产业规划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落实与全市总体要求相一致,实现产业规划协同有序推进。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规模等做大、做强、做优,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为产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吸引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合作建立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坚持生态集约。以打造生态绿色产业链为立足点,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配合,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强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导向和节能降耗意识。
二、重点任务
坚持全市统筹协调,部门牵头负责,县(市、区)和上饶经开区、三清山管委会具体实施,建立起衔接有序、可操作、可持续的推进落实机制。
(一)节能环保产业
以江西新金叶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汽车拆解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培育壮大上饶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上饶和丰铜业公司、中旺铜业公司、南方铜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废旧有色金属、废旧锂电池”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把横峰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江西索普信实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本地LED生产企业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我市的绿色照明产业;以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优质服务为目标,引进、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构建促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服务体系;强化节能环保重点企业目标责任管理,积极争取国家、省节能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到2017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形成1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上饶县、玉山县、万年县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新能源产业
依托晶科能源,发挥我市硅片、电池及组件制造业的优势,支持各类高性能、低成本光伏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鼓励光伏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推进电池及组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转换率,探索利用多种方式降低光伏制造产业用能成本,不断提高我市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省、市内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尽快形成产业促进市场发展、市场带动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格局。到2017年,光伏新能源产业上升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兆瓦,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光伏产业基地。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广丰县、玉山县、弋阳县、鄱阳县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新材料产业
立足上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实现新材料产业的“精、高、全、新”为发展路径,加大矿产资源探矿力度,尽快摸清资源禀赋,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布局明确、分步实施,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小和微型企业,延长产业链,构建新材料产业优势。依托横峰省级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平台,以发展市场成熟的产品为基础,以产业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铜的精深加工,加快发展黑滑石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铝代铜为核心的新型铜材替代产业,高起点发展稀有金属深加工产业,以绿色为核心发展铅锌产业,培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五大产业;谋划发展钽铌、瓷石产业,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机,最终将上饶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强市,中国新材料产业中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基地,成为上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其中,到2017年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
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横峰县、弋阳县、铅山县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生物和新医药产业
依托市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支持弋阳县天施康制药等中成药企业的产业技术提升,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品的国际化、市场化,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物医药发展水平;大力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发展无污染的原料药及中间体、大力发展成品药(制剂),打造万年、铅山的特色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积极建立、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实验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加快高抗多产瘦肉猪、特色猪的选育及产业化,推进万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以江西省德兴市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发酵产品;加快建设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培育大健康服务产业。力争到2017年,全市生物和新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其中生物产业达到20亿元,新医药产业30亿元。
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责任单位:市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广丰县、弋阳县、铅山县、万年县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航空产业
把握国家低空开放政策,瞄准通用航空市场,培育壮大通航运营业务。以三清山机场为基础,科学规划通用航空机场和起降点布局,到2020年,建成余干、鄱阳、万年、婺源、玉山、德兴和三清山枫林通用机场。依托三清山机场,积极打造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展览、航空金融等航空服务集聚区。依托景德镇无人直升机研发中心,在现有鄱阳无人直升机试飞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建设功能覆盖系统集成、试验试飞、售后服务、技术培训和对外合作的无人直升机产业配套基地,到2020年,形成小型、轻型和中型系列无人机450架的生产能力。到2017年,全市航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商务局,信州区、玉山县、德兴市、婺源县、万年县、余干县、鄱阳县政府,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并通过逐步调整,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提升,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学仪器、高端漆包线和轴承等产业,着力打造上饶经开区核心制造业集聚区和信江河谷产业带。明确汽车发展的市场定位,积极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套,大力发展高端专用车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大力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汽车发动机和底盘零部件及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地。强化凤凰光学—国际光学产品核心供应商地位,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分工协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积极优化轴承行业的产品结构,加强轴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分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创出自己的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升级提质,规划建设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到2017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
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弋阳县政府,上饶经开区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结合产业发展现状,集中力量在凤凰光学数码、新型平板显示、LED研发封装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依托巴士在线,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凤凰光学,立足上饶,面向全国,大力发展横跨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移动电商等新兴业态,积极实施‘宽带中国’江西工程战略。重点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光纤宽带网络、数字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推进无线局域网在热点地区和公共场所覆盖。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建设,着力实施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惠民示范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创建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充分发挥信州区信息服务业产业园、玉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万年县电子商务产业园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上饶市冠圣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西省真牛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明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示范作用,流通企业做大网络营销,培育一批行业性、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努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到2017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以上,形成销售收入超过50亿1家、过10亿企业3—5家、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家。
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电子政务办、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广电网络公司、中国移动上饶公司、中国电信上饶分公司、中国联通上饶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八)锂电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依托横峰省级动力与储能锂电产业基地及中投、长河、金刚等骨干企业的产业基础,加快动力电池和锂电池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加快产业化转化进程,在区域内形成重要的产业支撑点,形成十亿级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全力支持蓝途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年产1500辆新能源大中型客车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发展电动汽车电控系统、驱动电机、电动转向、电动空调、电子制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培育发展形成上饶又一个支柱产业。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将充换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相关专项规划,科学确定建设地址和规模。加快车联网建设,形成基于物联网的纯电动汽车安全运营管理系统,建成覆盖所有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服务设备的统一服务网络,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信息交互和智慧服务。到2017年,全市锂电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
牵头部门:市工信委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上饶电力公司,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文化暨创意产业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一核三带”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四大产业”。到2017年,全市文化暨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一核”: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以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文化消费示范项目、文化品牌传播效应最集中的核心区域。
“三带”:重点打造信江河谷文化暨创意产业带,依托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弋阳县、横峰县,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网游动漫、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产业带;沿京福高铁文化暨创意产业带,以婺源县、德兴市、三清山,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矿山遗址旅游、工艺美术、广播影视等产业;鄱阳湖文化暨创意产业带,充分利用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的名片,以万年县、鄱阳县、余干县为依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产业、陶瓷艺术、文化休闲业等产业。
——现代传媒业。促进和支持报纸和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和数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产业,努力打造“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和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文化艺术业。面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大力发展大众娱乐、时尚娱乐、休闲娱乐、体验娱乐,形成多层次的文化休闲娱乐消费市场。在重点中心城区打造休闲娱乐街区,实行规模化经营。支持休闲娱乐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及衍生产业发展,推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
——文化产品制造业。支持歙砚、连四纸、脱胎漆器、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工艺伞等特殊文化用品生产、挖掘、传承、保护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条。
——新兴文化产业。依托各地工业园区,打造文化用品、数字娱乐和工艺品制造基地,支持凤凰光学、网游动漫做大做强,努力使我市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产品制造、出口基地。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电局、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十)绿色食品产业
立足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绿色水稻、绿色生猪、绿色家禽、绿色水果、绿色水产、绿色葛根、绿色蔬菜、绿色茶叶、绿色中药、中华蜜蜂产业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上饶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粮食稳产高产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保障“米袋子”消费质量安全;依托万年县特有的贡米品牌,大力发展贡米及其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以云河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色油茶产业,提升油茶深加工能力。支持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扩大生猪精深加工能力,通过发展加工业延伸绿色生猪产业链条,带动绿色生猪养殖业发展;依托鄱湖地区重点发展特色水禽养殖,大力扩大优质禽蛋生产规模,加快绿色家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白耳黄鸡、乌鸡等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发展,建立绿色地方肉鸡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广丰马家柚”、“早熟梨”等特色水果生产,引进水果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升绿色水果保鲜加工能力,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鱼糜、鱼面等加工设备和技术,发展淡水鱼糜及其制品、鳗鱼、鮰鱼、小龙虾、牛蛙、棘胸蛙等水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开拓开发国际市场,扩大“鄱阳湖”水产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城郊蔬菜、设施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重点建设“一环两带”蔬菜主产区;提升茶叶自动化制作和茶叶提取物加工水平,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比重,延伸绿色茶叶产业链条,创优上饶茶叶知名品牌;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提升中药材产品深度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到2017年,全市形成原料生产、储藏加工、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市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市政府成立“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上饶经开区和三清山管委会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机制的作用,各有关部门、上饶经开区和三清山管委会和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制定具体贯彻意见,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按时完成。
(三)创新招商模式。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及港台、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主动出击,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依据各地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着力引进各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围绕基地型、龙头型项目,重点对产业链上游厂商进行招商。
(四)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和市已经出台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科技创新、政府采购、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市内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省级补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由市级财政配套补贴。
(五)拓宽融资渠道。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建立政府投资、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工具等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筹措资金,研究设立债务融资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提供风险缓释;鼓励银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放力度;鼓励各地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六)搭建创新平台。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协同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抓好科技专项资金整合,集中财力扶持综合性研发实体、支持产业链条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产品创新平台建设,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转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七)建立人才体系。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新模式,研究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人才弹性引进机制,鼓励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用最大化。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以市内大专院校、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教育及培训课程,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
(八)强化监督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做好检查督促工作,每半年调度推进情况,定期对有关县(市、区)、重点园区、项目及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优质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将予以通报表彰并进行奖励。对完成目标任务不理想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互联网+督查
赣服通